4月29日下午,國家質檢總局召開例行新聞發(fā)布會。質檢總局新聞發(fā)言人、新聞辦主任陳熙同發(fā)布了質檢總局關于質檢部門檢出美國MIR162轉基因玉米最新進展情況、2014年3月出入境檢驗檢疫情況、2014年3月特種設備事故情況、2014年一季度執(zhí)法打假和和缺陷產品召回有關情況、2014年一季度全國口岸衛(wèi)生檢疫查驗工作情況5個方面的內容。以下為具體發(fā)布內容:
一、質檢部門檢出美國MIR162轉基因玉米最新進展情況
自2013年10月深圳口岸從一船進口美國玉米檢出未經我國農業(yè)部批準的MIR162轉基因成分后,截止到2014年4月21日,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在112.4萬噸進口美國玉米及其制品中檢出MIR162轉基因成分,對這112.4萬噸進口玉米及其制品,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均依法作出了退運處理。
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各口岸檢驗檢疫部門,繼續(xù)加強口岸把關,一旦在進境農產品中檢出未經批準的轉基因成分,一律作退運或銷毀處理。
二、2014年3月出入境檢驗檢疫情況
出入境衛(wèi)生檢疫情況。2014年3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3734.44萬人次,同比下降2.86%。其中,發(fā)現(xiàn)傳染病例744人次。出入境人員監(jiān)測體檢11.99萬人次,同比下降6.32%。出入境人員預防接種10.85萬人次,同比下降14.08%。對于以上檢出病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已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進境農產品有害生物截獲情況。2014年3月,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進境農產品檢疫過程中共截獲有害生物1870種49407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139 種4832次,一般有害生物 1731種44575次。
按檢疫業(yè)務類別統(tǒng)計,截獲的有害生物主要來自貨物檢疫,占截獲疫情總次數(shù)的 76.93% 。其次是集裝箱檢疫占 8.08%,旅客攜帶物檢疫占 7.22%,運輸工具檢疫占4.17% ,木質包裝檢疫、郵寄物檢疫等占 3.60% 。
按有害生物類別統(tǒng)計,截獲的有害生物主要是雜草,占總截獲疫情次數(shù)的 44.15% 。其次是昆蟲占33.11% ,真菌占15.67%,線蟲占3.70%,細菌、病毒、螨類、其他檢疫物占3.37% 。
按有害生物來源統(tǒng)計,截獲的有害生物主要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泰國、日本、越南、加拿大、喀麥隆、中國臺灣、中國香港、菲律賓等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qū)。
針對發(fā)現(xiàn)的疫情,檢驗檢疫機構依法作退運、銷毀、除害處理等檢疫措施,防止疫情傳播擴散,并向國外通報,要求采取改進措施。
旅客攜帶物和郵寄物中禁止進境物截獲情況。2014年3月,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進境旅客攜帶物和郵寄物中共截獲禁止進境物3萬多批次,其中從進境旅客攜帶物中主要截獲水果、植物種子、種苗、活禽、肉干、動物骨骼、生物制品等;從郵寄物中不僅截獲了大批植物繁殖材料、多肉植物等,浙江蕭山檢驗檢疫局郵件監(jiān)管現(xiàn)場辦公室還從日本的郵包中截獲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附錄Ⅰ內的仙人掌科花籠、龜甲牡丹、龍角牡丹,附錄Ⅱ內的仙人掌科烏羽玉屬。檢驗檢疫部門共從上述禁止進境物中檢出有害生物3000多批次,包括尖孢鐮刀菌、原桿屬線蟲、曲霉屬、青霉屬、根霉屬真菌等。
進口食品化妝品不合格情況。2014年3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183批、化妝品6批。不合格食品涉及18類產品,主要不合格產品是糕點餅干類、糧谷及制品類和水產及制品類,來自27個國家或地區(qū),證書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品質不合格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不合格化妝品涉及膚用化妝品類和其他化妝品類,來自4個國家或地區(qū),不合格原因為禁限用物質不合格、貨證不符和微生物污染。對以上不合格的進口食品化妝品,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采取了退運或銷毀等措施,未進入國內市場。有關詳細信息,將在質檢總局網站上予以公布。
進口工業(yè)品檢驗監(jiān)管情況。2014年3月,根據(jù)中國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jiān)管體系(簡稱“C-RAPEX”)的信息平臺統(tǒng)計,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累計截獲進口質量安全不合格商品10970起,主要涉及服裝、煤炭、礦產品等。目前,檢驗檢疫機構已經依法對331起不合格商品采取退運或銷毀措施,其余不合格商品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整改。
2014年3月,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2.81萬批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實施檢驗檢疫,計439.36萬噸,25.36億美元,檢出不合格22批,計2221.14噸,231.48萬美元。這些不合格廢物原料,已全部移交海關實施退運。檢驗監(jiān)管進口危險化學品0.98萬批,計3036.67萬噸、252.05億美元,檢出不合格489批,計7.10萬噸、0.96億美元。這些不合格的危險化學品,已全部根據(jù)具體情況督查企業(yè)采取救助包裝等整改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014年3月,處置進口汽車缺陷5例、34751輛,其中召回4例、34535輛,口岸監(jiān)督整改1例、216輛。
三、2014年3月特種設備事故情況
2014年3月,全國共發(fā)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18起,其中,鍋爐事故1起,氣瓶事故3起,壓力管道事故1起,電梯事故6起,起重機械事故3起,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4起。死亡21人,受傷12人,與2013年同期相比,事故總起數(shù)增加2起,上升12.50%;死亡人數(shù)增加4人,上升23.53%;受傷人數(shù)增加2人,上升20.00%。其中,氣瓶事故增加3起,場(廠)內機動車輛增加2起,導致本月事故起數(shù)增加;本月共發(fā)生3起較大事故,其中鍋爐事故1起,氣瓶事故2起,死亡11人。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員違章作業(yè)、安全意識不夠、相關企業(yè)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制度不健全。以上事故正在按照特種設備事故調查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調查處理。
四、2014年一季度執(zhí)法打假和缺陷產品召回有關情況
2014年一季度,質檢總局按照工作總體部署,圍繞服務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政府職能轉變、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加大執(zhí)法打假工作力度,深入推進“質檢利劍”行動、“雙打”專項行動和重點區(qū)域整治,全面加強缺陷產品召回、12365系統(tǒng)建設,不斷提升質檢部門執(zhí)法打假能力和水平。一季度,全國質監(jiān)系統(tǒng)共查處各類質量違法案件9488起,涉案貨值達3.3億元,查辦大案要案242起,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49起。
(一)積極推進“質檢利劍”行動。在2013年工作基礎上,按照突出重點、重拳出擊的思路,繼續(xù)深入開展“質檢利劍”行動。一是開展日用消費品專項行動。重點檢查兒童用品、食品相關產品、手機產品等。確定4月12日至4月19日為全國食品用紙制品集中打假行動周。通過暗訪,發(fā)現(xiàn)食品用紙制品違法案件線索83條,兒童用品產品違法案件線索16條。查辦兒童用品案件37件,涉案貨值53萬元。二是開展農資產品專項行動。重點以化肥、農藥為重點產品,開展“農資打假下鄉(xiāng)”和執(zhí)法打假行動。各地質監(jiān)部門共組織暗訪活動1207次,摸排制假企業(yè)和窩點1216家,進入鄉(xiāng)村12158個,進入農戶34276個,抽查樣品11800批次,接受農民咨詢93782起,受理農民投訴舉報855起,查辦農資案件806起,貨值1922萬元,移交公安23起。三是部署開展建材產品專項行動。重點檢查防水材料、墻體材料、裝飾裝修材料、木地板、采暖散熱器等產品,查辦建材案件1208起,涉案貨值1.4億元。圍繞國務院部署的“化解落后產能”問題,專門研究進一步打擊“地條鋼”問題。四是深入開展汽車及其配件專項行動。以專用校車、制動器襯片、制動液、安全氣囊等為重點,打擊無證生產、不符合強制性標準、以假充真、廢舊翻新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共查辦案件143起,涉案貨值413萬元。
同時,開展了網購產品執(zhí)法打假工作,摸排出32批次產品質量違法線索,落實源頭打假責任。
(二)保持“雙打”高壓態(tài)勢。一季度,全國質檢系統(tǒng)共查處案件4744起,涉案貨值2.7億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67起,搗毀窩點70個。檢查服裝、小家電、箱包、玩具、鞋類、家具等大宗出口商品37萬批次,查獲不合格大宗出口商品2514批次,貨值1.2億美元。起草了《國家質檢總局關于依法公開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三)加強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工作。2014年一季度,共開展缺陷汽車產品召回45次,涉及車輛13.4萬輛。按汽車召回涉及汽車總成分類,因發(fā)動機存在缺陷召回汽車數(shù)量最多,共召回3次,涉及車輛4.5萬輛;其次是車身部分存在缺陷實施召回3次,涉及車輛3.3萬輛;召回數(shù)量排在第三位的是電子電器缺陷,共實施召回7次,涉及車輛2.4萬輛。
2014年一季度,共實施兒童玩具召回9次,涉及兒童玩具1255件;共實施家用電器召回2次,涉及家用電器13.2萬件。
(四)積極推進12365信息化建設。一季度,全系統(tǒng)12365機構共受理有效業(yè)務16.52萬件。其中咨詢業(yè)務11.7萬件,打假舉報0.92萬件,質量投訴1.19萬件,其他業(yè)務2.7萬件。3月1日組織開展了“局長接線日”活動。
五、2014年一季度全國口岸衛(wèi)生檢疫查驗工作情況
2014年,質檢系統(tǒng)繼續(xù)加強口岸傳染病檢疫工作,全力保障出入境人員生命健康和口岸衛(wèi)生安全。一季度,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出入境人員中發(fā)現(xiàn)有發(fā)熱等傳染病癥狀者8098例,確診流感、登革熱、瘧疾、肺結核等傳染病1567例;檢出核與輻射有害因子超標情況511起,其中,檢出接受放射性診療人員330例,核與輻射因子超標人員攜帶物38件次,貨物53批次,集裝箱77批次,行李郵包11件次,其他2起,另檢出生物有害因子疑似物2起,全部按相關規(guī)定予以處理。
一季度全國共計對102家航食配餐企業(yè)實施監(jiān)督456次;對1727家餐飲單位實施監(jiān)督6023次;對2565家食品經營單位實施監(jiān)督8701次。監(jiān)管從業(yè)人員163609人/次,新申請健康證13387人。35個直屬局共對32060份樣品進行了食品快速檢測,檢出不合格403份,不合格率1.26%,比去年第四季度略有降低。其中,必檢項目檢測樣品18402份,不合格66份,不合格率0.36%,比去年第四季度也有所降低。同時,積極服務出入境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yè),簡化審批手續(xù),一季度出入境特殊物品10999批次,貨值29.7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0.3%和27.4%。
質檢系統(tǒng)積極應對較高死亡率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以及與非典(SARS)相似的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嚴格口岸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征的防控措施,及時開展風險研判,嚴防疫情傳入傳出。一季度,深圳口岸從入境人員中發(fā)現(xiàn)1名H7N9禽流感病例,重慶口岸一次從新加坡、馬來西亞旅游歸國人群中發(fā)現(xiàn)8例登革熱病例,有效防止外來傳染病輸入我國,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為全國口岸公共衛(wèi)生主管部門,質檢總局嚴格按照《國際衛(wèi)生條例(2005)》的要求,穩(wěn)步推進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工作。截止2014年一季度,實際運營口岸已通過核心能力驗收的有245個,剩余9個口岸正在考核驗收過程中。針對到期仍未達標的口岸,擬提請國務院采取臨時關閉措施。